笔趣阁 > 明月儿元卜 > 第二百四十章 吃米不求人!

第二百四十章 吃米不求人!


王婶瞧着从明月儿身上掉出的东西,忙从地里捡起,仔细一瞅,竟是一把小木梳。

        瞅瞅木梳上面刻着那个样式儿蹩脚的月牙儿,一看就知道,不是啥能工巧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月儿,东西掉啦。”王婶瞅着明月儿,笑眯眯的说着,她的眼神还若有似无般的往一旁元卜的身上瞟了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怕这木梳并非是啥名匠所制,而是有情人所制,难怪月儿会随身携带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月儿从王婶手里接过木梳,下意识的用余光偷瞄了眼元卜,接着迅速的将木梳收起:“你们先忙着,我去找些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将割好的稻谷堆在一旁,这也比较方便了明月儿找种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种植出更加优质的水稻,选种很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月儿将一些饱满健硕的稻米摘下放入袋子里,她选取了一些‘小样’拿给村民们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意思是不是就是,咱把稻米分成大中小,到时候卖的时候价钱也不一样,像这种,又大又饱满的,就留着当种,来年种出的稻米也能长成这么大?”杜村长捧着手中稻谷,喜盈盈的瞅着明月儿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差不多,这个意思。”明月儿若有所思般的顿了顿后,缓缓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看着杜村长手里的稻穗,心中都欢喜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来年满地长得都是这样的好种,那可真是太好了!

        实际上如果按照现代化标准来说,一亩地少说也能达到上千斤的产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在这里,却不行。#@$&

        加上又是人工收割,整整花费了一日的功夫,不过才收了三亩地,这已经不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刚刚合计了一下,毛的算,一共有两千多斤,这要是扒了壳儿,可不少咧。”村长媳妇儿站在边儿上笑呵呵的拿着本子算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这是三不有村的成果,和他们无名村没啥太大关系,但只是看着村长媳妇儿也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先月儿说要明年才能种植水稻,今年赶在暑假时候给最后一茬种上了,意味着无名村今年秋末,也能收获一茬!

        短短不过三两天的功夫,大家都上岗就位,各司其职。%&(&

        有时候忙不过来,就索性直接在工地附近吃了,大锅菜一煮,一人端一碗,配上一块馒头,也能吃的饱饱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月儿这是八子安排的人,说是来咱这儿挖水井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明月儿正在领着人修理路两侧的排水沟,一回头便瞧见张牟领着四五个壮汉一块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听说是挖井的,大家伙儿都高兴不已,连忙给这几个工人让开了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元卜刚从家里挑了两桶水过来,他接了一碗,递给了月儿,又对她说道:“歇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杜村长瞅着那几个工人,小声问道:“不知道你们这打一口井多钱?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几人先是面面相觑对看一眼,顿了顿后,一个中年男子站出说道,“我们,我们这就是按日算钱的,一天,一个人,一百文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么算起来,这四个人要是一天打了两口井,下来也就合二百文钱?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打井这种活儿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工地上有杜村长和张牟他们照看着,明月儿也能放心,她领着几个妇人在家门口挑选稻谷种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老太太这想要帮忙,也帮不上啥,心底干着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渴不渴,不然我去烧点水,给你们备点茶吧!”张老太太扶着门框站在门口,朝着院门外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杜柳氏忙站起身来相迎,笑吟吟的对张老太太说道:“老夫人,不用,我们口渴自己去会端茶喝,您老就在屋里歇着就成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了这话,张老太太心底失落感更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几日到了秋收时候,大伙儿都忙的脚不沾地的,我也帮不上个忙……”张老太太的眼底掠过了一抹失意,说话的时候有些哽咽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月儿将刚选好的稻种放入了布袋子里,接着起身搀扶着外祖母往屋里走,边走,边说道:“外祖母,你不是还得帮着看钱儿呢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时日在老许的精心调养之下,推拿加上吃药,双管齐下,钱儿的症状确实是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尤为重要的是,许成还是给钱儿每日特制的药方子,专门调养脾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钱儿正在院儿里有模有样的扎着马步,这还是元卜教他的,说是扎马步能让人强身健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月儿,月儿,你快去瞧瞧,也不晓得咋回事儿咧,咋后面的猪崽子就跟疯了似的,乱拱,一会儿再给伤了哪个!”

        二牛家媳妇儿一路小跑从后面猪圈那风尘仆仆赶来,嘴里还高声嚷嚷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猪崽儿疯了?

        “钱儿,和外祖母待在家里,别往后面去。”明月儿还是悉心给钱儿和外祖母嘱咐了一番后,这才动身往猪圈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是畜生,也是跟人一样,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其中是必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是野猪,野性未泯,虽然是像家猪一样圈养在这,终究不是常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水给少了。”明月儿看了一眼这几个不听话的猪崽儿争先恐后的抢着喝水,大致是因为有一头小猪崽儿占着水槽半天不走,才惹得后面几个发飙。

        二牛家媳妇儿和杜柳氏她们一块,给月儿搭把手,又去弄了俩水槽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猪崽儿越长越大,到时候吃喝,都越来越多,这小牲口还跟人似的,吃不饱喝不饱的,还要折腾找事儿。”二牛家媳妇儿站在墙头,瞅着猪圈里面,嘴里嘟囔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明月儿,看来养殖基地的事儿,得抓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中间淅淅沥沥的又下了几场雨,这头茬秋收愣是耗费了足足半个月才竣工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月儿给做出了三种评级标准,一类大米,二类大米,还有三类,以好往次排列。

        统共是一类大米有五百斤,二类的一千一百斤,三类大米一共是一千八百斤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头年的收成,如此已经是足够不错的了!

        “月儿,孙大人来了,说咱这秋收,他过来瞧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人群攒动,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,大家伙儿都很是自觉的给孙衡让出了一条路。


  https://www.biqugeg.net/66141_66141334/171320455.html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biqugeg.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g.net